第二成衣出口地 本港仍需採購人才

29 Jul 2011


 
 
朱沛霖認為,隨着經濟逐漸好轉,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會愈來愈大。
雖然目前服裝業的整體表現仍未回復金融海嘯前的璀璨景象,但由於紡織及成衣業依然是本港最重要的製造業,再加上服裝始終是必需品,因此業內對相關人手仍有一定的需求。其中服飾製衣商Gruppo Basic,便計畫招聘採購人員、買手及平面設計師(Graphic Artist)等人手,以應付業務的發展。

看好服裝業前景
08年的金融海嘯嚴重打擊了本來興旺的製衣市場,導致定單銳減。雖然近期經濟逐漸回穩,訂單已止跌回升,但尚未回復金融海嘯前的穩定業績。不過Gruppo Basic公司董事朱沛霖仍看好服裝業的前景,他稱,「隨着經濟逐漸好轉,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會愈來愈大。」事實上,香港現時仍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據統計處數據顯示,去年12月香港紡織及製衣廠的數目為1,962家,就業人數為20,058人;而去年的紡織及成衣本地出口總值達52億港元,佔香港產品出口總值的7.5%。

本地製衣業近年將生產綫北移,在內地開設廠房,本地員工主要負責行政、採購及設計工作,目前本地業界對採購、買手等前線人才仍有一定的需求。曾跟多個國際品牌合作的朱沛霖表示,「由於製造一件成衣牽涉範圍非常廣泛,萬一其中一部分出現錯誤,便會出現『牽一髮動全身』的情況,因此有意投身製衣業的求職者,不但需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而且亦需具備較強的適應力及良好的記性。」

除了採購、買手外,平面設計的人才亦相當缺乏。在時裝界打滾了20多年的朱沛霖指,「與時裝設計師不同, 製衣業的平面設計師工作, 並不是設計時裝,而是將手繪的生產圖樣,透過電腦繪圖軟件,製作成為電腦檔案,方便電郵至製衣廠,讓工人能清晰地根據圖樣進行製作。」一般來說,平面設計師需懂得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電腦繪畫軟件。

推不同策略挽人才
他坦言,雖然公司內大部分的同事都任職逾10年或以上,但採購、買手、平面設計師這3個職位卻經常出現流失情況。為了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公司採取一系列的策略,加強力度挽留人才。他舉例道,「面對業內工作時間長的問題,公司一方面建議員工即使加班,也不可超過晚上8點半;一方面管理層亦不時會檢討公司所接的定單量,是否需要增加人手,以配合新增的工作量,避免令員工的工作負荷過量。」公司還會為員工提供培訓,如曾有任職平面設計師
的員工,表示有興趣採購的工作,於是公司便為他報讀相關的課程。
 
Previous Articles
靈實為護理界 孕育人才發光發亮
  06 Jan 2017
協助慈善機構籌款 既具意義 亦可發展事業
  06 Jan 2017
踏入事業升降機 再上一層樓
  06 Jan 2017
多管齊下 矢志建立駕駛培訓專業形象
  06 Jan 2017
百年品牌 年輕團隊 吉野家與員工一起與時並進
  06 Jan 2017
管理世界級機場 極具挑戰性
  30 Dec 2016
人才如寶貴客戶 體貼員工成長需要
  30 Dec 2016
敢於創新 盡展熱誠
  30 Dec 2016
65 - 72 of 30 Pages previous next